1.安息日是何時並怎樣設立的?
“到第七日,上帝造物的工已經完畢,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上帝賜福給第七日,定為聖日,因為在這日上帝歇了他一切創造的工,就安息了。”創2:2-3
2.由安息日所分割的時間有多長?
七日一周
注:“七日一周是一個時間單元,它與其他一切事物都不同,是在所謂歷史的黎明之前,以一種絕對不變的方式先行設立下來的。”《自然》1926年6月6日。
自然協會1926年8月17日在日內瓦所作的《關於更改日曆的報告》中,有數名天文學家的證詞:
“七日一周已沿用了數千年,因而已被無可追憶的使用期定了下來。”--安得爾 多勒,大學天文學教授,原書第51面。
“我總是不敢建議打破七日一周的連續性。毫無疑問,這一制度是古時留給我們的最古代而科學的制度。”--巴黎天文臺長貝蘭德(M. Edouard Bailland)
“就我們所知,七日一周只有希伯來人的先祖所用,他們傳給閃族,以後再傳開。在耶穌之後,基督教廣為傳開,特別是在過去的兩個世紀裡更為流行,使用七日一周計時的國家也越來越多。”--卡維(浸禮宗)《論遵守安息日》第40面。
3.世界各國語言中,使用稱第七日為安息日的情況有多普遍?
非常普遍。
注:在聖經裡,可以看到,上帝雖然定下了七日一週期,但惟獨給第七日定為安息日。一周的第七日是惟一有名稱的日子。世界上至今仍有近160種語言,用安息日指一般人所知道的星期六。茲舉例如下:
英語 第七日 安息日
希伯來文 Shabbath 安息日
希臘文 Sabbaton 安息日
拉丁文 Sabbatum 安息日
阿拉伯語 Assabt 安息日
波斯語 Shambin 安息日
俄語 Subbota 安息日
波蘭語 Sobota 安息日
馬來語 Ari-Sabtu 安息日
德語 Samstag 安息日
法語 Samedi 安息日
義大利語 Sabbato 安息日
西班牙語 Sabado 安息日
葡萄牙語 Sabbado 安息日
4.上帝為什麼將第七日分別為聖?
“因為六日之內,耶和華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華賜福與安息日,定為聖日。”出20:11
5.上帝藉著耶利米先知曉諭以色列民,若遵守安息日有何應許?
“你們若留意聽從我,在安息日不擔什麼擔子進入這城的各門,只以安息日為聖日,在那日無論何工都不作,那時就有坐大衛寶座的君王和首領,他們與猶大人,並耶穌撒冷的居民,或坐車,或騎馬,進入這城的各門。而且這城必存到永遠。”耶17:24-25
6.他們若不以安息日為聖日,會如何?
“你們若不聽從我,不以安息日為聖日,仍在安息日擔擔子,進入耶路撒冷的各門,我必在各門中點火,這火也必燒毀耶路撒冷的宮殿,不能熄滅。”耶17:27
7.這段預言是怎樣在巴比倫王攻陷耶路撒冷時應驗的?
“迦勒底王將上帝殿裡的大小器皿與耶和華殿裡的財寶,並王和眾首領的財寶,都帶到巴比倫去了。迦勒底人焚燒上帝的殿,拆毀耶路撒冷的城牆,用火燒了城裡的宮殿,毀壞了城裡寶貴的器皿。”“這就應驗耶和華借耶利米所說的話:地享受安息;因為地土荒涼便守安息,直滿了七十年。”代下36:18-19;代下36:21
8.以色列人從巴比倫歸回後,尼希米是怎樣說他們受罰的原因的?
“你們怎麼行這惡事,犯安息日呢?從前你們列祖,豈不是這樣行,以致我們上帝使一切災禍臨到我們和這城嗎?現在你們還犯安息日。使忿怒越發臨到以色列!”尼13:17-18
9.他又怎樣論到上帝將安息日賜給以色列的?
“你也降臨在西乃山,從天上與他們說話,賜給他們正直的典章,真實的律法,美好的條例與誡命。又使他們知道你的安息聖日,並借你僕人摩西傳給他們誡命,條例,律法。”尼9:13-14
注:請注意這裡並不是說安息日是上帝在這時設立的,而是說是那時讓以色列人知道的。他們在埃及為奴時,大多忘了這回事。
10.基督在世時對待安息日的態度如何?
“在安息日,照他平常的規矩進了會堂,站起來要念聖經。”路4:16
11.基督是否有話承認安息日之律法?
“耶穌說,在安息日作善事是可以的。”太12:11-12
注:“是可以的”,在原文中為“合法的”。既說是合法的,必肯定有一與之相關的律法存在。
“然而,事實上基督直到受死,使徒們在他升天之後的一段時期內都在遵守安息日。這個明證表明,我們的主自己在他生活在地上時,並沒有用主日(星期日)來取代安息日。”文森特 克利(Vincent Kelly,1913-)《關於禁止在星期日與其他節日工作》(1943年版),第19-20面。 威廉 普瑞勒(William Prynne)說:“可以肯定,基督本人,他的使徒和原始基督徒,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是堅持守第七日之安息日的。”--《論主日與安息日》第33面。
“從未有任何正式或權威性的更改,將猶太教第七日之安息日挪到基督徒第一日的星期日。早期基督徒沒有留下任何證據表明,他們將星期日作為對早期基督徒安息日的取代,或作為安息日的延續。猶太籍基督徒首先似乎仍象猶太人一樣守安息日。隨著他們獨立的基督徒意識的加強,並溶入了整個宗教經驗、生活和計畫之中時,他們便在自己的觀念和形式之下,越來越從腦中忘記了猶太化的安息日。”
“在新約聖經中,沒有命令、規定、規則適用於遵守主日(星期日)。”--卡維(W.O.Carver)《論守安息日》第54面。
12.羅馬教會在認定星期日的問題的第一個舉措是什麼?
大約在西元196年,羅馬主教維克多想將遵守逾越節,復活節的羅馬習慣強加於各教會裡,想開除小亞細亞教會的教籍,因為他們每年才守一次,並不在乎什麼一週一日的制度。
注:鮑維博士在所著的《教皇史話》一書中,稱這一行徑為“教皇篡權的第一件作品”。
13.西元325年召開尼西亞會議所要解決的一個主要問題是什麼?
“關於過復活節的問題。該問題始於Anicetus 與Polycarp時期,一直到維克多時期,仍懸而未決。這個問題因此就成了尼沙會議,在亞利安(Arian)之爭之後要解決的最重要的議題。”--以撒 波義爾著《尼西亞會議的歷史觀》(1836年版),第23面。
注:尼西亞會議規定每年過春分月圓後第一個星期日(於3月21日至4月25日之間)為復活節。
14.為了落實這一會議決定,君士坦丁提出了什麼倡議?
“因此,讓我們不要與討厭的猶太人有任何相同之處吧。”優士比斯著《君士坦丁的一生》第三冊,第8章。
15.在此之前的321年君士坦丁已經採取了什麼行動使星期日成為不同尋常的一天?
他已在這一年發佈文告,要求市民在“可敬的太陽日閒居市內”罷工歇業。
16.優士比斯與另一位君士坦丁的忠實擁護者說,是誰將安息日的義務轉移到了星期日(太陽日)?
“無論什麼在安息日當盡的義務,我們[羅馬教會]已將其全部轉到了星期日裡”。--優士比斯著《詩篇注釋》,選自Patrologia Graeca, 卷23,第1171,1172款。
17.西元314-337年羅馬主教斯爾維思特(Sylvester)利用所謂“使徒權柄”為設立安星期日做了什麼?
正式將第一天稱為“主日”。
18.老底嘉會議決議中有何內容?
第29條規定:“基督徒不可猶太化,在星期六懈惰無為,而應在這一天工作;但在主日,他們應特別地尊重這日。”哈夫勒著《教會會議史》(1896年英文版),卷二,第316面。
注:當摩西向法老說:“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這樣說:‘容我的百姓去,在曠野向我守節。’”法老非但不許,而且還說:“你們是懶惰的!你們是懶惰的!所以說,‘容我們去祭祀耶和華。’”出5:1,17。老底嘉會議決議所表現的是與法老一樣的精神。
19.基督徒到什麼時候還守安息日為聖?
公開地在星期日與安息日的崇拜,可以追溯到西元五世紀。
注:“直到西元五世紀,守安息的習慣還在基督教會繼續。”--萊曼 荷爾曼著《古代教會舉要》第26章,第二部分。
許多守星期日的作者與神學家,雖然對安息日並沒有多大的興趣,然而,仍在其著作之中提到安息日被遵守的事實。如:嘉斯庭 瑪特(St. Justin Martyr, 100?-165?;天主教早期教父之一)著《與泰夫歐對話錄》(Dialogue With Trypho)第47章;德爾圖良(Tertullian,約160-225;天主教早期教父之一)著《論禱告》第23章;奧利金(Origenes,xq 185-254,教父哲學的主要代表之一)《民數記解說》(Homily on Numbers)第23章第四部分。無名氏著《聖使徒之建制》(Constitions of the Holy Apostles)第二冊第7 部分,第59章;第七冊,第3部分,第36章。
20.五世紀這一習慣有多廣泛?
教會史學者蘇格拉底(Scholasticus Socrates,約五世紀;君士坦丁堡主教)寫道:“世界各地的教會幾乎都在每週一次的安息日舉行神聖的奧秘(聖餐),但亞歷山大和羅馬的基督徒,由於一些古時的傳統,卻不再這樣行了。”《教會史》第5 冊,第22章《尼西蘭與尼西蘭會議之後教父著作選》第二輯,卷二,第32面。
21.古羅馬到了什麼時候還在守安息日?
到教皇格列高利一世(590-604)時。
注:格列高利譴責“禁止在安息日做任何事情“的人為“敵基督的傳教士”。(見他致羅馬公民的書信,第13冊,第一號,選 自《尼西亞與尼西亞之後的教父》,第二輯,卷十三(1898),第92面)教皇的這一指控表明,在他的時代,還有人在宣傳守安息日,無論何工都不可作。
22.守安息日的傳統是否留傳了下來呢?
守安息日的傳統在各個時代都有,散見於不同的地方。
注:“守第七日為安息日的蹤跡可見于格列高利一世,五世和十二世紀倫巴第(義大利北部)。”--M’Clintock and Strong 著《聖經、神學與教會文獻百科全書》(Cyclopaedia of Biblical , Thological, and Ecclesiastical Literature)
東正教多個世紀以來,一直在安息日與星期日兩天舉行聚會,拒絕照羅馬規定在安息日禁食舉張。例如:
敘利亞:“他們守安息日為聖,卻不在安息日禁食,而是將禁食安排在復活節前夕。他們在星期六也有嚴肅會,吃肉,並向猶太人一樣,在這一天過大節。”--撒母爾 柏羌亞斯(Samuel Purchas),《柏羌亞斯的朝聖之旅》(倫敦,1625年版),第二部分,第8冊,第6章,第1269面。
埃塞俄比亞(1534):“因此,我們守這一日(安息日),但這並不是模仿猶太教徒,而是遵主耶穌基督與使徒的榜樣而行。”--邁克 格德斯 (Michael Geddes) 《埃塞俄比亞教會史》,(倫敦,1696年版),第87-88面。
蘇格蘭凱爾特教會:“凱爾特人所用的是拉丁文的《聖經》,但不是天主教承認的惟一的拉丁《聖經》版本(Vulgate)。他們守星期六為安息的日子,而在星期日也舉行特別崇拜。”--弗利克(1869-1942;歐洲史教授)著《中世紀教會的興起》(普特曼,1909年版),第237面。
瓦典西人:義大利阿爾卑斯地區的瓦典西(Waldenese)在宗教改革運動廣泛興起之前,就提供以《聖經》為獨一的信仰依據,抵制羅馬天主教的許多沒有聖經依據的教理,並守安息日為聖。在天主教出版的一本文獻中有這樣的記載:
“他們(指瓦典西人)不聽基督徒(指天主教徒)的彌撒,躲避十字架形象如躲避魔鬼似的。他們也不紀念神聖的聖女瑪利亞與使徒節日;有些人只在主日安息。而另有一些人的確與猶太人一樣守安息日。”--譯自由多林傑博士(J.J.I.von Dollinger, 1799-1890;德國天主教教會史教授)編輯的拉丁文獻Beitrage zur Sektengeschichte des Mittelalters, 卷二,第61號,第662面。
印度:托瑪斯 耶茨(Thomas Yeats)在其所著《印度教會史》(倫敦,1818年版)一書中,摘引多個史料來源說,印度教會的起源,始於耶穌基徒所揀選的使徒多瑪。他經波斯來到印度,在印度建立了多個教會。 印度早期教會的一個特點是,他們擁有直接從“基督徒”得名的安提阿(徒11L26)教會所用過的古代的《聖經》。耶茨博士說:“就是在這些與世隔絕的地方,敘利亞文本的聖經找到安全的藏身之處,免遭羅馬異端裁判所的搜尋與毀滅。這些文本保持著古老而清純的印記。”(同書第167面)。“他們守安息日為聖,這在他們中間乃是一個盛大的節日,與教會古老的傳統相吻合。”同書第133,134面。
克勞底斯布禪安南主教(Rev. Claudius Buchanan)說:“他們保持了聖經的純潔;他們的教義,就作者所知,乃是聖經的真道。而且,他們在全國還在第七日守基督徒崇拜日。”--《亞洲基督徒之研究》(費拉德費爾,1813),第143面。
早期印度基督徒守安息日的傳統,還可以從羅馬天主教所建立的異端裁判所留下的文稿中得到證實。1545年11月10日,耶穌會士弗蘭西斯莎維爾(Francis Xavier),在寫給教皇約翰三世的信中說:“猶太教的邪惡日益在東印度漫延”。他所指稱的邪惡之一就是守安息日為聖。當一位守安息日的信徒被異端裁判所拘捕時,他被控“猶太化了。就是說他遵守摩西律法的規條;諸如不吃豬肉、兔子與沒有鱗的魚等;以及在安息日參加聖會。”--德龍(Dellon)著《異端裁判所在革歐》(Account of the Inquistiion at Goa倫敦,1815年版),第56面。
他們認為這些守安息日的印度信徒是復興的猶太教徒。德龍在書中繼續寫道“在一百被當作猶太教被定死刑的人中,只有不到四個人在臨死時,承認自已所信的是猶太教的信仰,其餘的人則聲明並抗議到最後的一口氣,說他們一生都是基督徒。”同書第64面。
23.羅馬天主教會對更改安息日有何聲稱?
“問–你是否有其他辦法證明,教會有權設立節期的條例嗎?”
“答–教會若無此權力,就不可能使現代宗教人士與她相同;--她就不可能以遵守七日的頭一日來代替星期六七日的第七日,這一沒有聖經權威的改變。”--司提反·肯蘭,《教理問答讀本》(第3版),第174 面。
注:由於缺少足夠的亮光與深入地查考聖經,再加上改革時期一些人對安息日的強烈反對,羅馬天主教所設立的星期日,被改正教派所沿襲,並奉為“主日”。但現在已經很清楚地顯明,星期日被不是天父所“裁種的”,而是背道的活動與結果。上帝現今有神聖的資訊發出,呼召忠實的信徒復興這一偉大真理,在安息日的問題上,進入合乎聖經的徹底與忠實的變革。(請讀下一章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