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節 七印封嚴了的書

1.約翰在坐寶座的右手中看到了什麼?

“我看見坐寶座的右手中有書卷,裡外都寫著字,用七印封嚴了。”啟5:1

2.羔羊與這書有何關係?

“這羔羊前來,從坐寶座的右手裡拿了書卷。”啟5:7

3.為何只有基督配開這些書卷?

“他們唱新歌,說:‘你配拿書卷,配揭開七印;因為你曾被殺,用自己的血從各族、各方、各民、各國中買了人來,叫他們歸於上帝。’”啟5:9

4.在揭開第一印時看到了什麼?

“我看見羔羊揭開七印中第一印的時候,就聽見四活物中的一個活物,聲音如雷,說:‘你來!’我就觀看,見有一匹白馬,騎在馬上的,拿著弓,並有冠冕賜給他。他便出來,勝了又要勝。”啟6:1-2

注:七印指明教會從基督徒時代開始直到基督複臨之間所有的經歷。那白馬及騎在馬上要出來得勝的人,形象地表明瞭早期純潔的教會,帶著救贖的福音到天下去的情景,是第一世紀教會得勝的象徵。

5.在開第二印時出現了什麼?

“揭開第二印的時候,我聽見第二個活物說:‘你來!’就另有一匹馬出來,是紅的,有權柄給了那騎馬的,可以從地上奪去太平,使人彼此相殺,又有一把大刀賜給他。”啟6:3-4

注:如果第一匹馬代表著騎馬者傳揚之福音的純正;那麼,第二匹馬的顏色則表明,此時已有腐敗進入教會。事實上,這種情況的確在使徒時代的教會之後出現。雅各沃瑞(James Wharey)論到二世紀教會的情形時說:“基督教已經穿上了異教的袍子。那些後來漫延於教會,損傷了福音之美,敗壞了其榮耀的謬誤的種子,這時已經生根了。”—《教會簡史》(1804版)第39面。

“強盛的天主教會不過是受過洗禮的羅馬帝國的翻版而已。羅馬改頭換面,也改而歸教了。…”

“基督教不藉著羅馬文明和異教就不會壯大發展,然而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多神論的形式、節日、禮儀的影響,打上了其色彩。不僅是基督教征服羅馬,羅馬也征服了基督教。因此,人們若發現教會從第一世紀到四世紀經歷了許多變化,就不足為奇了。”—-A.C.Flick;《中世紀教會的興起》(Putman’s, 1909版)第148,149面。

6.第三印象徵物是什麼顏色?

“揭開第三印的時候,我聽見第三個活物說:‘你來!’我就觀看,見有一匹黑馬,騎在馬上的,手裡拿著天平。”啟6:5

注:“黑”馬恰如其分地代表了從君士坦丁到教皇主權于西元538年建立的過程中,教會的黑暗和衰敗。論到西元四世紀的情形,菲利浦·沙夫(Philip Schaff)說:“但是基督教的升級成為國家宗教,也為我們的思考提供了相反的方向。它涉及到教會大銳變的危險。…因此,國家的基督教化,在很大程度上倒向了教會的異教化和世俗化。…羅馬帝國的群眾只是用水施洗,而未用福音的靈與火施洗,它在新的名稱之下,把異教的方式與作法偷運進了聖殿。”—《基督教會史 》卷2(Scribner’s,1902年版)第93面。

7.第四個象徵物的顏色和性質如何?

“揭開第四印的時候,我聽見第四個活物說:‘你來!’我就觀看,見有一匹灰色馬,騎在馬上的,名字叫死,陰府也隨著他;有權柄賜給他們,可以用刀劍、饑荒、瘟疫、野獸、殺害地上四分之一的人。”啟6:7—8

注:這是一種不正常的馬的顏色。原文的意思是指枯敗的植物所呈現的灰色或呈死狀的淺黃色。這一象徵明顯是指羅馬教會對上帝子民,在西元538年教皇主權開始到改革時期所施行的逼迫和死刑。

8.在開第五印時,在祭壇下看到了什麼?

“揭開第五印的時候,我看見祭壇底下,有為上帝的道,並為作見證被殺之人的靈魂。”啟6:9

注:這是從十六世紀到教皇逼迫勢力受到抑制時的一幅受教皇逼迫的殉道者的場面。

9.這些殉道者在做什麼?

“大聲喊著說:‘聖潔真實的主啊,你不審判住在地上的人,給我們伸流血的冤,要等到幾時呢?’”啟6:10

注:呼喊向殘酷壓制他們的人報仇,正如亞伯的血從地上向上帝呼喊一樣(創4:10)。他們不是在天上,而是在壇底下,在他們被屠殺的地方。著名解經學家亞當·克拉克(Adam Clarke)對此解釋說:“壇在地上,而不在天上。”見下一問注。

10.有什麼賜給這些殉道者?

“於是有白衣服賜給他們各人;又有話對他們說,還要安息片時,等著一同作僕人的,和他們的弟兄,也象他們被殺,滿足了數目。”啟6:11

注:這些人是在前一印所封住的時期內被殺的。這時,絕大部分逼迫人的惡人這時已經死了。如果他們死時就已進入了受懲罰的埸所,(如某些人所想像的那樣),殉道者有何必要一再要求懲罰那些逼迫者呢?在這裡,如同在聖經的其他部分一樣,用了擬人的表現手法,無生氣的事物被表現為活的能說話的 ,不存在的事物當成存在的事物了。(見士9:8—15),這些殉道者在前一印時期內被黑暗和異端斥為異端,蒙受了極大的屈辱和羞恥。如今,在改革的光照之下,他們真正的品德顯明了,他們是公義的,因此賜給了“白衣”。“這細麻衣就是聖徒所行的義”(啟19:8)義就歸給了他們,他們在壇底下再等片時,直等到所有為信仰而死的人隨他們而來之後,他們就要一起復活,進入不朽。

應該注意,七印的頭六印都發生在地上,而不是在天上。這些殉道者所躺的地方,就是他們為信仰就義犧牲的壇。應該指出的是,他們是在地上被殺的,不是在天上被殺的,這就足夠說明問題了,況且天上並沒有祭壇存在。

11.揭開第六印的時候最先看到的是什麼?

“揭開第六印的時候,我又看見地大震動。”啟6:12

注;繼第五印的事件之後,下一印所提到的是大地震,一般認為是里斯本(Lisbon)大地震。“里斯本大地震發生於1755年11月1日,是歷史上最引人注目的地震。”—《新版尼爾森活頁百科全書》“地震”條。

英國皇家學會會員、英國地質學會會長.地質科學中應用現實主義方法的創始人之一的查理斯·賴爾(Sir Charles Lyell, 1797-1875),在他所著《地質學原理》一書中對里斯本地震有這樣的論述:“猛烈的震動震垮了城市的大部分地區,在大約6分鐘內有6萬人喪生。海水第一次退空,顯出海底;然後又席捲而上,比平常高出50尺左右”。《地質學原理》(第11版,1872)卷,第147、148面。

《大不列顛百科全書》(1945年版)對死亡數字有較低的估計,但說到地震影響所及達到蘇格蘭、瑞士、大不列顛、瑞典和挪威等國。(“里斯本”與“地震”條)。

12.大地震之後是什麼?

日頭變黑象毛布,滿月變紅象血。”啟6:12

注:1780年5月19日,史稱“黑暗日”。黑暗在不同程度上從新英格蘭延伸到了紐約。據各家報紙報導,從森林大火所升起的煙霧,一連持續了幾天,與濃濃的雲霧合併,導致了從上午11點到午夜的無言可置的黑暗。午夜過後,月亮和星晨才漸漸泛出。

“午夜竟出現在正午”,在晚上,雖然月圓剛過,“也許自從以色列民從奴役之家出來後,再未有過比此更暗的時候了。”有報導說,與這一超常現象相連的是--月亮變紅了!對造成這一變化的原因,歷來眾說紛紜,因為森林大火不足以解釋這麼大面積的黑暗,確實的原因,從未有過定論。(Letter signed “Viator” in Independent Chronicle[波士頓],1780年5月25日第2面。另見《賓州晚報》(Philadephia),1780年6月6日,第62面)。(進一步的解釋,請見下章相關內容)

13.在這一印下在提到了什麼事?

“天上的星辰墜落于地,如同無花果樹被大風搖動,落下未熟的果子一樣。”啟6:13

注:聖經上所說的“星辰墜落”,明顯與天文學家所說的流星或“星辰墜落”為同一個意思。繼這次最有名的日月變暗之後50年的時間之後,出現了流星雨現象。“最值得注意的流星雨,大概要數1833年11月12日發生在Leonids的這一次了。”(Charles.A.Young.著《天文手冊》,1902年版,sec.521。)“墜落的群星風暴式地落到地面上。北美成了這次打擊首當其衝的對象。”(Agnes M. Clerke,《19世紀通俗天文學史》(1855年版)第369面。

一位目擊者報告說:“先知的這句話常被認為是比喻。然而昨天卻按其字面意義應驗了。… 在昨天以前沒有人想到它會應驗。…若是我要從自然界中尋找一個比喻,我找不到一個合適於描繪聖約翰在預言中所使用的對天象的描述。…墜落的群星,不像是從幾棵震動的樹上,倒像是從一棵樹上落下的:在東方出現的向東墜落,在西方出現的在西方墜落,在南方出現的在南方墜落,在北方出現的向北方墜落。它們並不象熟透的水果掉下來的樣子,遠不是那麼回事。群星飛舞,像是被摔下去似的。象未熟的水果,開始時拒絕離開樹枝;但當它掙脫樹枝時,就飛快地飛去,落下;有的越過了別的路徑,像是用力摔開似的。”《紐約商務學報》目擊記錄,卷8,No534,1833年11月16日星期六。

14.預言中提到的下一件事是什麼?

“天就挪移,好象書卷被卷起來;山嶺海島都被挪移離開本位。”啟6:14

注:這件事尚未應驗,將在基督第二次降臨時發生。我們正處於兩個事件之間—-天上的最後一個徵兆和天地被卷離開本位。這裡所提到的大徵兆,標誌著基督二次降臨和地上萬物的消亡,都已成為過去,世界等候著號筒吹響,結束地球上的這台戲。

15.這件大事對世界有何影響?

“地上的君王,臣宰,將軍,富戶,壯士,和一切為奴的,自主的,都藏在山洞和岩石穴裡,向山和岩石說:‘倒在我們身上吧!把我們藏起來,躲避坐寶座者的面目和羔羊的忿怒。因為他們忿怒的大日到了,誰能站得住呢?’”啟6:15—17

16.當啟示錄第七章的蓋印的工作在第六印之下出現之時,聖經是如何介紹第七印的?

“羔羊揭開第七印的時候,天上寂靜約有二刻。”啟8:1

注:第六印帶來了與基督二次降臨相關的事。因此,第七印自然會指著這件事,或與之相關的事。基督複臨時,所有的天使都將隨他同來(太25:31);因此在他們來後,天上自然會在他們不在時出現寂靜。按照“一天等於一年”這一原則,可以推算出,預言中的二刻大約是七天,因此,第七印把我們帶到基督第二次降臨的大事面前。

Written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