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聖經的最後一卷書是什麼?
“耶穌基督的啟示。”啟1:1
2.這些啟示的事屬於誰?
“隱秘的事,是屬耶和華我們上帝的,惟有明顯的事,是永遠屬我們和我們子孫的,好叫我們遵行這律法上的一切話。”申29:29
3.為何要賜下啟示?
“耶穌基督的啟示,就是神賜給他,叫他將必要快成的事指示他的眾僕人。他就差遣使者,曉諭他的僕人約翰。”啟1:1
4.根據該書所記,將有何大事即將發生?
“看哪!他駕雲降臨。眾目要看見他,連刺他的人,也要看見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他哀哭。這話是真實的。阿們。”啟1:7
注:這卷書不僅是以基督第二次降臨為始末,而且書中各樣的預言均以基督的二次降臨為教會和世界最大的事件。
5.對研究這書的人有何鼓勵?
“念這書中預言的,和那些聽見又遵守其中所記載的,都是有福的。因為日期近了。”啟1:3
6.這卷書是寫給誰的?
“給亞細亞的七個教會。”
7.這七個教會的名字叫什麼?
“你所看見的,當寫在書上,達與以弗所、士每拿、別迦摩、推雅推喇、撒狄、非拉鐵非、老底嘉,那七個教會。”啟1:11
注:約翰寫給“亞細亞七個教會”的信,是寫給亞細亞羅馬省內的基督徒團體的。這些資訊描述了這些教會在約翰時期的狀況,並為其各自的需要提出適時的勸勉。但是,因為在亞細亞地區不只七個教會,而且,七這個數字在啟示錄中反復出現,明顯有其象徵意義。因此,這七個教會可以理解為所有教會的代表;給他們的資訊,也適於從基督第一次降臨到第二次降臨之間的七個時期或狀況的教會。在聖經中,當數字“7”用在象徵意義上時,通常是指完全之意。考查歷史可以知道,這些資訊的確適合於慣穿整個基督教會史全過程的七個時期。
這些教會的優劣之處都被指出來了,並有適其各自及個人的基督徒經歷的警戒、勸勉、警告等。
8.第一種情形的教會被稱為何名?
“你要寫信給以弗所教會的使者。”啟2:1
注:以弗所是可羡慕的意思。以弗所教會恰似這第一種教會之性質與狀況,教友們接受了基督要道的純正,得到了聖靈的賜福。這個資訊可認為適於一世紀,即使徒時代的教會,約為西元31年到100年間。(見Uraih Smith著《但以理與啟示錄預言之研究》第361—368面)。
9.在肯定了這個教會的優點之後,主又責備他們什麼?
“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責備你,就是你把起初的愛心離棄了。所以應當回想你是從那裡墜落的,並要悔改,行起初所行的事。”啟2:4-5
注:“起初的愛心”是指愛真理的心和迫切地欲將真理告之於人的願望。“起初所行的事”是起初的愛心的結果。
10.第二個教會叫什麼名字?
“給士每拿教會的使者。”啟2:8
注:士每拿名字的意思是“沒藥”或“馨香”。給士每拿教會的資訊適於西元100年到323年。這時許多上帝的兒女在異教羅馬教的迫害下,為道殉身。323年君士但丁“歸正”的時間,逼迫告一段落。
11.這時期教會所受的患難是什麼?
“你將要受的苦你不用怕。魔鬼要把你們中間幾個人下到監裡,叫你們被試煉,你們必受患難十日。”啟2:10
注:異教羅馬最殘酷的逼迫是在西元303—313年間Diocletian皇帝時期。
12.第三種狀況的教會被稱為何名?
“你要寫信給別迦摩教會的使者。”啟2:12
注:別迦摩建在容山之上,恰好代表了從君士坦丁的皈依基督教,到教皇掌握羅馬大權的時期。在這個期間(323年-538年),教會從“先前無枕頭之地,一變而成了國家主權的權威,進入了異教祭司的王權時期,發了財,掌了權。”但同時,“又從世俗和異教中吸收大量的泊來貨。”—Philip Schaff著,《基督教會史》卷3,(Scribners, 1902版)第5面。
較早引入基督教內的異教形式和禮儀之一是異教節日,太陽日(星期日)。隨後由法律形式確立下來,結果造成了後來以七日的第一日取代了聖經所定第七日之安息日的背道。
13.對這一教會的忠實信徒有何評說?
“我知道你的居所,就是有撒但座位之處;當我忠心的見證人安提帕在你們中間,撒但所住的地方被殺之時,你還堅守我的名,沒有棄絕我的道。”啟2:13
注:有理由相信“安提帕”系指一類人,而不是指個別人,因為迄今為止,在任何早期的教會史中尚未發現關於這個人的半點可靠資料。
14.處於第四種情形之下的教會是何名稱?
“你要寫信給推雅推喇教會的使者。”啟2:18
注:推雅推喇象徵著漫長的教會統治和與1260年之預言相關的逼迫的黑暗時期。在這個時期(538年-1517年),上千萬上帝的兒女在惡人和鬼魔所發明的最為殘酷的方式下殉道喪身。基督在馬太福音24章對這一時期有預言:“因為那時,必有大災難,從世界的起頭直到如今,沒有這樣的災難,後來也必沒有。若不減少那日子,凡有血氣的,總沒有一個得救的;只是為選民,那日子必減少了。”始於538年為期1260年的大災難,借自十六世紀興起的宗教改革,使日子減少了。
15.上帝對這些受迫害的有何應許存留?
“但你們已經有的,總要持守,直等到我來。那得勝又遵守我命令到底的,我要賜給他權柄制伏列國;他必用鐵杖轄管他們,將他們如同窯戶的瓦器打得粉碎,像我從我父領受的權柄一樣。”啟2:25—27
16.第五種情形下的教會被稱為什麼?
“你要寫信給撒狄教會的使者。”啟3:1
注:“撒狄教會”要“警醒,堅固那剩下將要衰微的。”(啟3:2)在此時,上帝子民的大災難已近末尾,但只是因為改革,上帝的子民才有剩下的。(見太24:21-22,及上面注)“撒狄教會”可以認為是代表著改革時期以後的各改正教會(1517年-1798年)。
17.第六種情形下的教會被稱為什麼?
“你要寫信給非拉鐵非教會的使者。”啟3:7
注:“非拉鐵非”是“兄弟之愛”的意思。可認為這道資訊是寫給處在複臨大蘇醒時期的教會,即從18世紀末到1844年“審判的時候”開始的時期。
18.哪一句話表明第二次複臨近了?
“我必快來,你要持守你所有的,免得人奪去你的冠冕。”啟3:11
19.基督對最後一個教會的資訊是什麼?
“你要寫信給老底嘉教會的使者,說:‘那為阿們的,為誠信真實見證的,在上帝創造萬物之上為元首的,說:我知道你的行為,你也不冷也不熱,我巴不得你或冷或熱。你既如溫水,也不冷也不熱,所以我必從我口中把你吐出去。你說:我是富足,已經發了財,一樣都不缺;卻不知道你是那困苦、可憐、貧窮、瞎眼、赤身的。我勸你向我買火煉的金子,叫你富足,又買白衣穿上,叫你赤身的羞恥不露出來;又買眼藥擦你的眼睛,使你能看見。凡我所痛愛的,我就責備管教他;所以,你要發熱心,也要悔改。’”啟3:14—19
注:有人認為老底嘉的字的意思是“審判萬民”,或者根據Cruden,“公正的百姓”的意思。這一教會存在於基督再臨之前的審判和宣傳最後警告的時期 (見啟14:6—16,另參見本書第六部分“審判時候的資訊”一節)。這個時期,許多人大大標謗自己為基督徒,教會中卻少有敬虔和真誠。
20.對聽這道資訊的人有何鼓勵?
“看哪!我站在門外叩門,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我要進到他那裡去,我與他,他與我一同坐席。”啟3:20
注:給七教會的紮心的資訊,包括對各個時代所有基督徒的最為重要的吩咐,勸勉和警告 。給得勝者的七個應許(啟2:7,啟2:11,啟2:17,啟2:26—28;啟3:5,啟3:12,啟3:21)以及啟21:7所記載的第八個應許,象聖經中的任何應許一樣,都給人安慰,令人鼓舞,極為寶貴,形成了應許的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