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緊接著啟14:6-7之審判時候的資訊,聖經說明了巴比倫的傾倒是因為什麼原因?
“又有第二位天使接著說:‘叫萬民喝邪淫,大怒之酒的巴比倫大城傾倒了!傾倒了! ’”啟14:8
2.對古巴比倫的傾倒先知有何警告?
“你們要從巴比倫中逃奔,各救自己的性命,不要陷在他的罪孽中一同滅亡,因為這是耶和華報仇的時候,他必向巴比倫施行報應。”耶51:6
3.在巴比倫帝國傾覆于瑪代波斯之手時,伯撒沙與其臣子怎樣褻瀆真神上帝的?
“於是他們把耶路撒冷上帝殿庫房中所掠的金器皿拿來,王和大臣,皇后,妃嬪,就用這器皿飲酒。他們飲酒,讚美金銀銅鐵木石所造的神。”但5:3-4
注:天國的福音通過但以理在巴比倫傳開了,尼布甲尼撒王便逐步承認並敬拜起真神了。但他死後,他的繼位者沒從他的經歷中獲取教益;竟演出了伯撒沙用聖殿中敬拜上帝用的器皿,來喝崇拜偶像之巴比倫的酒。當時牆上出現了字,巴比倫隨之傾倒,伯撒沙王一命嗚呼。
4.古巴比倫除了拒絕上帝的資訊之外,對國民是怎麼做的?
“巴比倫素來是耶和華手中的金杯,使天下沉醉,萬國喝了他的酒就顛狂了。”耶51:7
注:歷代以來,巴比倫的占星術終於“穿透遠致印度、中國、及印中地區,…在相反的方向,又傳到了敘利亞,埃及和整個羅馬世界。”—Franz Cumont, 著《占星術與希臘羅馬之宗教》(Patmam’s,1912版), 第74面。
5.約翰的異像是如何解釋手拿金杯坐在七頭獸上的女人的?
“你所看見的那女人就是管轄地上眾王的大城。”啟17:18(見同章3,4,9)
注:在約翰時代,主管地上諸王的大城是羅馬;這七山之城的名被繼承其主權的勢力所襲, 就是由這女人所代表的機構-受教皇統治的羅馬教會。在地上歷史的結末之日,“大巴比倫”包括形形色色背道的基督教會。
6.在這同一個預言中,這政教合一的勢力—羅馬教會,是如何被比作古巴比倫的?
“在她額上有名寫著說:“奧秘哉!大巴比倫。作世上的淫婦和一切可憎之物的母。”啟17:5
注:羅馬教會被先知稱為巴比倫,她的宗教不過是古巴比倫宗教改頭換面的復興而已。如古巴比倫一樣,羅馬教自稱享有特別之權利的神職。她所宣揚的童女瑪利亞“純潔感孕”而生耶穌的教義,直接與《聖經》所教導的上帝在基督裡與墮落和世人同住的教導;而與巴比倫人所信神明乃是“不與世人同居的”異教一致。見但2:11。與巴比倫一樣,羅馬教會自稱對整個世界的屬靈事務有管轄權,對不服者則處以刑罰與苦役。見但第3章。與巴比倫一樣,羅馬教會抵毀因信稱義的最根本的福音教義,而以自修功德自炫。見但4:30。羅馬教會的許多缺乏聖經依據的儀式,卻與巴比倫的宗教儀式極為相似。如:拜聖母瑪利亞。巴比倫宗教裡也有著大量的童女,受著信奉巴比倫宗教者的崇拜。
7.哪一個舉動指明這一相同?
“地上的君王與她行,住在地上的人喝醉了她淫亂的酒。”啟17:2(啟17:4)
注:古巴比倫有不道德之特性,而現代巴比倫則犯屬靈的,淫亂之罪,以假道和異教修練污穢了教會,又與世俗之力發生非法聯合,以強化教義;如古巴比倫一樣,現代羅馬巴比倫也叫列國喝醉了她邪淫的酒。
8.在主的晚餐上耶穌供上了什麼?
“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約”。路22:20
9.什麼是新約的核心教訓?
“主又說:‘那些日子以後,我與以色列家所立的約乃是這樣:我要將我的律法放在他們裡面,寫在他們心上;我要作他們的上帝,他們要作我的子民。’”來8:10
10.當基督這樣將律法在人心中建立起來時,結果會是什麼?
“因為賜生命聖靈的律,在基督耶穌裡釋放了我,使我脫離罪和死的律了。律法既因肉體軟弱,有所不能行的。上帝就差遣自己的兒子,成了罪身的形狀,作了贖罪祭,在肉體中定了罪案。使律法的義,成就在我們這不隨從肉體,只隨從聖靈的人身上。”羅8:2-4
11.還有什麼話表達了這同樣的真理?
“叫人活著的乃是靈,肉體是無益的。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約6:63
12.人用什麼樣的教訓代替了為靈為生命的道?
“他們將人的吩咐,當作道理教導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你們是離棄上帝的誡命,拘守人的遺傳”。又說:‘你們誠然是廢棄上帝的誡命,要守自己的遺傳。’”可7:7—9
注:有兩種杯,主的杯與巴比倫的杯。主的杯所盛的是活的真理“因為真理是在耶穌裡”,而巴比倫的杯,她的假道—她用人的遺傳替代永生之道和上帝的律法,她與世俗的不法的聯合,是她藉以強制其教訓,而不與上帝的能力聯合的手段。因此,雖有敬虔的形式,卻以此否認了聖神的能力。(提後3:1—5)
羅馬教會這樣論說聖經與傳統:“雖然這兩股神聖之泉,都因其神聖之起源,而同等神聖,兩者都充滿了啟示之真理,然而,傳統對我們來說卻更清晰可靠。”Joseph Faa D1 Bruuo著《天主教之信仰》(1884版),第45面。
“聖經與傳統具有同等價值—因為聖經中所含的真理,與傳統傳下來的真理都來自上帝,因而兩者作為信仰的來源,具有同樣的價值。兩者都配得同樣的敬重與尊敬。每一方面都足以建立我們神聖信仰的真理。”—John Laux 著《天主教高中與大學宗教教程》。(1936版)卷一,第五十面Imprimatur,Bishop Francis WHoward,March25,1932
“天主教信仰條例—聖經與傳統都叫做遙遠的信仰條例,因為天主教的信仰並不直接根基於這些信仰。天主教徒信仰的近例,乃是神聖的天主教會,惟一她從上帝那裡領受了解釋上帝所啟示的沒有差錯的教義的權柄,無論這些教義是否記載於《聖經》或傳統之中。”同書第51面。
用教會的律取代上帝的律,從而應驗了但7:25之預言,將上帝的道置於教會的權威之下。這些教條流行於世,取代了純正的福音,使整個世界誤入歧途,使各國都喝醉了她邪淫的杯。十六世紀的改革否認教會和傳統高於聖經的威權,是回歸上帝之道的純正真理的一次努力。
13.巴比倫之女是如何表現其母之特性的?
“在她額上有名寫著說:‘奧秘哉!大巴比倫,作世上的淫婦和一切可憎之物的母。’”啟17:5
注:在頗具權威的教皇庇護五世(Pius V)的信條第十條說:“我承認聖天主使徒教會為所有教會的主母”。當自稱為抗羅宗(即新教,Protestant)否定了抗羅宗的基本原則,而去接受人的思辯,傳統,或用政治勢力取代上帝之道的權威與能力時,他們就成了女兒巴比倫。他們的傾倒就包括在巴比倫的傾倒之中了,因此就必須宣告現代巴比倫的傾倒之警信。 現代基督新教的許多代表,都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拒絕了基本的聖經教義,如:1、人的墮落、2、罪的聖經教義,3、聖經是聖靈所默示的,4、聖經足夠作為信仰和實踐的根據,5、基督的神性,6、基督為童女所生,7、復活,8、基督二次降臨及建立上帝的國;9、在基督裡藉著信心靠恩得救;10、受聖靈重生;11、奉耶穌聖名禱告的功效;12、天使的服務;13、神跡是上帝能力的直接干預等。有許多現代新教的領袖們,雖然並不接受羅馬教會的信條,也沒有聯合其機構,然而,在拋棄上帝的話語,而接受人的權威上,卻是同一路貨色。兩者均為背道,均應包括在巴比倫之中。考究起來,均已傾倒,因為究其根本而言,一切假道,一切背道都包括在巴比倫裡了。
14.現代巴比倫母女的傾倒(背道)到了何等地步?
“我看見另一位有大權柄的天使從天降下,地就因他的榮耀發光。他大聲喊著說:“巴比倫大城傾倒了!傾倒了!成了鬼魔的住處,各樣污穢之靈的巢穴,並各樣污穢可憎之雀鳥的巢穴;因為別國都被她邪淫大怒的酒傾倒了;地上的君王與她行淫,地上的客商因她奢華太過就發了財。”啟18:1—3
15.現代巴比倫最後的命運是什麼?
“有一位大力的天使舉起一塊石頭,好象大磨石,扔在海裡,說:‘巴比倫大城也必這樣猛力的被扔下去,決不能再見了。彈琴、作樂、吹笛、吹號的聲音,在你中間決不能再聽見;各行手藝人在你中間決不能再遇見;推磨的聲音在你中間決不能再聽見;燈光在你中間,決不能再照耀;新郎和新婦的聲音,在你中間,決不能再聽見。你的客商原來是地上的尊貴人,萬國也被你的邪術迷惑了。’先知和聖徒,並地上一切被殺之人的血,都在這城裡看見了。”啟18:21—24
16.有什麼最後的呼召要人從巴比倫中出來?
“我又聽見,從天上有聲音說:‘我的民哪,你們要從那城出來,免得與她一同有罪,受她所受的災殃;因她的罪惡,她的不義,上帝已經想起來了。’”啟18:4—5
17.那些走出巴比倫之人的歌是怎樣的?
“我聽見好象群眾的聲音,眾水的聲音,大雷的聲音,說:‘哈利路亞!因為主我們的上帝,全能者,作王了。我們要歡喜快樂,將榮耀歸給他;因為羔羊婚娶的時候到了,新婦也自己預備好了。’”啟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