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基督復臨大覺醒

前一章談到米勒耳經過十三年的拖延,他的心靈實在無法負荷聖靈要他去向世人宣講的重擔了,他只好禱告,跟上帝說:如果祢差人來請我去講道,那麼,主啊!我就去。禱完告他開心的想:誰會請一個年過半百的農夫去講基督復臨呢?沒想到,不到半小時,就有人來敲門請他去講道了! 

1.跟上帝較力

    米勒耳一言不發,拔腳就跑,從廚房的門衝出去,跌跌撞撞地跑進附近的楓樹林,在那裡跟上帝較力。他氣自己,也氣上帝,害怕的不得了。

    整整一個鐘頭他求神別計較他無心所起的誓。「我的天,還是叫別人去吧!」

    連他是一個自然神論的信徒時,都能說話算話。現在他是一個基督徒能說話不算數嗎?經過痛苦的掙扎,他最終向上帝降服了。

    他如釋重負,心中充滿喜樂!十三年來的推託勝過了。降服的喜樂!榮耀祂的名!他邊跳邊叫地一路大聲讚美上帝。

    他最小的女兒路茜安看著父親這麼反常,驚訝不已,衝入屋子大叫:「媽!媽!趕快來!」

 

2.廚房的聚會

    吃過中飯後,米勒耳立刻跟外甥爾文繞過淺普蘭湖,(多年前他曾在普雷斯堡戰役中在此湖邊打過仗)到他姐妹家去,他也因此走上了成功之路。當時為了叫他不要太緊張,聚會就在廚房舉行。米勒耳坐在餐桌的一把太師椅上,這偉大的復臨信息在美國就這麼開始了。

    他豐富的聖經知識給人深刻的印象,他演講時誠懇的呼召感人至深,那鎮上的人請他那一週內每晚講道。附近鄉村一傳十,十傳百,聽眾越來越多,有十多家人悔改歸主。他們不得不從基福的家搬到教堂聚會。 

3.上帝呼召他去傳道

    他回到家時,已經有一個邀請在等著他了,這是一位牧師的邀請,但他連米勒耳第一系列的演講都沒聽過。米勒耳和上帝所立的約加倍地印證了。毫無疑問是上帝呼召他去傳道,正如彼得、雅各、約翰被召一樣。同一位主,清清楚楚地呼召了他。

    一開始講道,邀請就令米勒耳應接不暇。公理會、美以美會、浸信會、長老會,爭著拉米勒耳離開他的農莊,到他們的講壇上來。為了應付講道的邀請,他必須自己掏腰包,把他的講章印成小冊子。知道他工作的人越來越多,一個印刷廠就將他的講道印刷成書,乃是由米勒耳付印刷費的。 

4.引發靈性奮興

    1833年,一間熟識米勒耳的浸信會,發給他一張講道證書。兩年後,幾間浸信會牧師和好幾位其他教會的領袖,發給米勒耳預言講師的證書。

    米勒耳無論在那裡講道,都有人悔改。他所到之處常常引發靈性奮興的事,全鎮的人都改變了。在他傳道之初,曾寫信給一位友人:「韓追克弟兄:老米居然講起道來了!你一定會笑。笑吧!沒關係──我該被笑。只要我能宣講真理,我什麼都不在乎。」

    那個時代,每個村莊裡都有些無神論的人聚在一起。無神論的人和自然神論的人差不多,只是疑心更重。他們發現米勒耳原來和他們是一丘之貉,而現在他回答了他們一切的疑問。

有一處地方,在一週之內,竟有一百個無神論者接受了他所傳講的信息。米勒耳晚年,他們估計他至少在五百多個城鎮講過道,從麻省到密西根,從蒙特利到馬里蘭,很多地方他講過好幾次道,他一生曾幫助六千多人悔改。 

5.上帝帶領著新的佈道方向

    在頭八年裡,他定了這麼一個規矩,只要主開路,祂要我到哪裡去,我就去那裡。在那幾年裡,他風塵僕僕地在鄉村的小教堂裡講道。1839年秋天,在新罕普夏愛澤特的一場聚會之後,他認識了一個人,而這個人改變了米勒耳的事業。

    這個人就是韓姆氏。他34歲的時候,在新罕普夏一帶因鼓吹釋奴、戒酒、反戰,已經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他竭盡所能地改善當前的世界。聽到米勒耳兩千三百日的信息,他心裡受到很深的感動。聚會一結束,韓姆氏立刻趨前,邀請米勒耳在他的波士頓查頓街教堂再講這信息。

    於是在1839年12月8日,米勒耳首次在城市講道。這預言演講會轟動一時,雖然每天安排兩場聚會,仍是場場座無虛席,並且還有數百人向隅。

    韓姆氏深受感動。一向以指揮官自居的他,曾招兵買馬為理想而奮鬥;現在他發現米勒耳為世界更新的呼籲,使他的一切理想都黯然失色。

6.其他人怎麼辦?

     一天晚上在他家裡,韓姆氏問米勒耳:「你真相信你對我們所講的嗎?」米勒耳直爽而誠懇地回答說:「韓姆氏弟兄,我確信無疑,不然我也不會宣講了。」

    「那你要怎麼做,才能把這信息傳給全世界啊?」

    米勒耳將他向每一個邀請他的村鎮宣講的打算講了一遍。韓姆氏聽後不勝驚訝。每個小村鎮!城市呢?巴爾的摩、曼徹斯特、費城、紐約,還有全美國一千七百萬人呢?都聽不到這警告嗎?全世界其他各處的人呢?「要是你真相信基督要在幾年之內就回來,」他大聲疾呼說:「你那裡還有時間浪費呀!你應該敲鑼打鼓,馬不停蹄地到處宣講,叫人預備好才是!」

    「韓弟兄,我知道,我知道呀!」米勒耳無可奈何地說:「一個老農夫能作得了多少啊?我又從來沒有演說的經驗。實在是孤掌難鳴!」他嘆息道:「牧師們要我去講道,最多不過是希望增加他們聚會的人數,如此而已。我一直都在找人幫忙。」

 7.這警告要傳到天涯海角

    韓姆氏胸中熱血沸騰。後來他回憶說,當時他將自己、他的家庭、他的名譽和一切所有的,都獻在上帝的壇上,竭盡所能地幫助米勒耳到底,義無返顧。他立刻成為米勒耳的經理、廣告經紀人、奉獻的推廣專家。

    「要是有邀靖,你去不去城市講道?」

 「我當然去,只要有上帝幫助。」

 「那麼米老前輩,你就預備佈道吧!聯邦中的每一個城市的大門都會打開,這警告要傳到天涯海角。」

8.傅萊明的卡斯可街教堂

 韓姆氏的諾言和先見之明句句言中。沒過多久,米勒耳就在美國國內各大城市主持聚會了,米勒耳成了全國家喻戶曉的名字。

 韓姆氏使米勒耳進入大城市的方法之一,是說服他自己所屬的教派──基督徒團契的牧師,請他們讓米勒耳在教堂講道。其中一位就是緬因州波特蘭市的傅萊明牧師。在傅萊明的卡斯可街教堂裡,米勒耳所宣講的信息打動了哈門一家人的心,他們十八歲大的女兒愛倫,這未來安息日會的發起人之一,獻身在基督復臨的希望之中。

9.第一份「時兆」雜誌

 韓姆氏作過不少有力的貢獻,其中要以印刷為最大的了。1840年2月,當時既無錢也無訂戶,他竟創辦了復臨信徒的第一份「時兆雜誌」,復臨派因而漸漸知名。

 韓姆氏自己主編時兆雜誌有一段時間。當復臨運動範圍擴大之後,他請別人坐在辦公室編雜誌,而他卻在別的地方發行別的期刊,或者鼓勵有才幹的人發行他們自己的報刊。

 四年之內,藉著這些印刷精美、編輯大方、寫作清新的「午夜呼聲」、「喜信」、「復臨誌」、「慶祝號音」、「費城醒報」、「以利亞之聲」、「南方午夜呼聲」、「西部午夜呼聲」、「真午夜呼聲」等刊物,在各大城市宣揚復臨信息。除此之外還有書籍,有一套40多本的「復臨圖書館」。在1844年10月22日大失望之前,有八百萬份復臨信徒的書刊分散到各地。

 10.一份不剩的搶購現象

當年訂閱雜誌要經過郵政局局長的手。愛奧華州侃頓市的郵政局長報告說,每當米勒耳派的刊物寄到的時候,總有一番搶購現象,總是一份不剩。他請求是否能多寄一些來時說:「你知道這些刊物的好的影響力有多大!」(待續)

 

Written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