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証分享-潘舒佩姐妹

潘舒佩

因為父親參加了臺安醫院的戒菸班之故,藉著當時保健組人員的介紹,而間接認識了三育學校。我高中畢業,父親說女兒要栽培,沒有文憑也沒關係,於是將我帶到三育讀大學。

我的家庭沒有任何宗教背景,一切都是父母辛苦努力得來的。對我而言,三育是我生平第一次接觸到宗教和鄉下生活。當時對宗教不排斥但也沒感覺。只是學校生活很辛苦,每天早上五點就要起床了。學校有聖經課,也有查經班,而我對讀聖經很有感覺,也認同其中的哲理。藉著聖經課、靈修,啟發了我對聖經的認識與接納。

大一時,就有人說我很像是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的教友。當大部分同學都接受這信仰之後,並在學長、學姊的幫助之下,我開始思想:如果耶穌再來,我會在哪裡?為什麼我要有信仰?等問題。我比較理性地看待信仰而非僅憑感覺。民國76年6月13日,也是我到三育的第二年,在學校舉行畢業典禮之前,我才受洗成為教友加入教會。

信仰對我的幫助很多,最大的應該是:當我灰心失望時,比較不那麼著急。十年前父親出車禍,士林教會幫很多忙,我在當中發現,已經是基督徒的我和妹妹,與沒有信仰的媽媽差別很大。母親非常焦慮,我因而有機會帶領父母認識上帝。

感謝上帝給我的恩典,一路走來都有祂的安排。我是一個很被動的人,幾乎從未主動追求過甚麼。但天父卻藉著父親,安排我到三育讀大學,又因為文憑的需要,而到美國安得烈大學兩年、加拿大一年讀書。一個人在國外,許多事都在磨練我,家裡提供的經濟,使我不得不努力向學。若不是到國外進修,我也無法勝任現在的工作。上帝帶領我走了一條完全非我所計畫的道路,回顧既往,使我內心充滿了驚奇與感恩。

大學畢業後我回到台北,在臺安醫院、聯合會上班。生活跟在學校很像,不陌生,感覺上這就是你的地方。聚會在松山教堂,也很熟悉而習慣。而且我單身,很自由,極願意以自己的專業與興趣,協助教會司庫的工作和音樂方面的服事。

對於松山教會的未來,期待有更現代化的音響,更合適的位置擺設音控與投影機。也希望安息天下午有研習班會探訪等活動。

Written by